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
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
无惧风雨再向前!一季度经济数据彰显中国经济发展向新向好

重庆深化大数据平台应用 智慧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重庆深化大数据平台应用 智慧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杨 通讯员 谢静逸

  不久前,重庆市纪委监委通过“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筛查到一条预警信息,反映九龙坡区某社区工作人员陈某在为企业员工办理职工医保时存在履职不力问题。收到转办单后,九龙坡区纪委监委迅速行动。经核查发现,陈某业务不精、作风拖沓影响了办理进度,随即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为全区政务服务人员敲响作风警钟。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问题,督促纠治整改,促进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重庆市纪委监委深挖数字监督潜能,推进打造“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将1211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监管,构建“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勾连谋利”等5大类13个监督模型,通过数据关联、碰撞比对、筛选分析、智能预警等方式,识破“障眼法”,让隐藏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无处遁形。

  “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通过智慧预警分析,让监督探头更灵敏。”重庆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去年以来,该平台累计筛查异常数据5040条,推动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2646件244人。

  保持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行政审批领域的问题备受关注。巴南区纪委监委对平台推送的125条预警信息,进一步分析研判,针对重复申请等预警背后可能存在的吃拿卡要等问题,依托“室组地”联动机制,由纪检监察室牵头,派驻纪检监察组深入督导,属地街道配合摸排,快速锁定某部门干部杨某某违纪问题线索。经查,杨某某利用项目申报管理职权收受礼金,还存在违规经商行为,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所得悉数收缴。

  在重庆市纪委监委支持下,大足区纪委监委整合属地资源,探索将围标串标关联图谱分析、投标资质异常比对、中标项目履约异常预警等招投标领域事项纳入监督范围。日前,大足区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平台捕捉到“某企业频繁中标某国企项目”这一预警信息后,循线深挖出重庆大足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谭某某的腐败链条。调查显示,谭某某利用职务便利,通过围标串标、明招暗定等方式,帮助特定企业承揽工程项目,收受巨额财物。最终,谭某某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该区纪委监委综合运用片区协作工作机制逐一核查,从中发现招投标领域相关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3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

  “‘线上预警+线下联动’模式,既提升核查效率,又强化跨部门协同,确保问题查深查透。”重庆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市纪委监委以大数据监督为依托,构建“预警—核查—整改—建制”全链条治理机制,推动线上问题发现与线下制度完善形成闭环,实现问题整改与长效治理同向发力。

  针对平台预警的突出问题,重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主责部门压实主体责任、落实问题整改、加强规范管理。沙坪坝区纪委监委针对审批流程不规范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超期未办结事项分级督办;大足区纪委监委推动建立招投标全流程跟踪、评标专家动态管理等20项制度,将监督嵌入权力运行关键环节。

  从“点上改”到“面上治”,重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问题整改与制度创新深度融合。重庆高新区纪工委针对工程审批滞后、流程不规范等预警暴露出的问题,推动职能部门创新工作方式,将审批时限压缩40%;九龙坡区纪委监委以陈某“慢作为”案例为切入点,推动全区开展“一次办结”能力提升行动,通过业务培训、流程再造、考核问责等方式,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

  重庆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大数据监督成果转化为制度建设的“催化剂”。去年以来,推动全市相关部门完善制度机制32项,上千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平均办件时长进一步缩减,其中建筑业企业资质增项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等132项事项平均办件时长降幅超50%,形成“发现问题—完善制度—优化服务”的良性循环。

  “从预警到整改,再到制度完善,大数据监督贯穿全程。”重庆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拓展智慧监管平台数据对接范围,动态优化监督模型,提升问题发现精准度,以智慧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